上传时间: 2025-10-20 浏览:0人
有人说,献血是 “世界上最温柔的公益”,或许你永远不会知道,你捐献的血液救了谁的命:是等待手术的老人,是遭遇意外的年轻人,还是急需输血的孩子?但这份 “匿名的善意”,会像一束光,照亮别人的生命之路。

血液是无法 “人造” 的生命礼物,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药品、器械都能通过科技手段生产,但临床所需的血液,至今没有任何替代品。无论是手术台上的紧急抢救、创伤后的大量失血,还是血液病患者的长期治疗,都依赖于健康人捐献的血液。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我国每年临床用血需求超过 1000 万单位(1 单位约 200 毫升),而这些血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换句话说,每一袋献血袋里装的,不仅是血液,更是能在关键时刻 “救命” 的 “生命火种”。
去年冬天,某城市血站曾发布 “血库告急” 通知,由于冬季献血人数减少,A 型血和 O 型血库存仅能维持 3 天,多家医院的择期手术被迫推迟。直到众多市民自发前往献血点,才缓解了 “血荒” 危机。这也让我们看清:血液库存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无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每个人都可能是这场 “生命接力” 中的关键一棒。

献血前:做好 3 点准备
1、确认自身条件:年龄在 18-55 周岁.(符合条件者可放宽至 60 周岁),体重男性≥50 公斤、女性≥45 公斤,身体健康,近半年内无重大疾病、手术史,无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等);
2、保持良好状态:献血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至少 8 小时),避免熬夜;献血当天早晨吃清淡早餐(如粥、面包),避免空腹或吃油腻、辛辣食物;献血前 24 小时内不要饮酒、吸烟;
3、携带有效证件:需携带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方便血站登记信息。
献血中:放松心态就好
献血过程通常只需 10-15 分钟,护士会先为你消毒手臂,然后进行静脉穿刺。此时可以放松手臂,避免紧张,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和工作人员聊天转移注意力。如果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即可。
献血后:做好 3 点护理
1、按压针眼:献血后用棉球按压针眼 10-15 分钟,避免揉搓,防止出血或淤青;
2、补充营养:献血后可以适量饮用温开水、牛奶、果汁等,当天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菠菜、红枣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3、保存献血证:献血后会获得《无偿献血证》,这是享受免费用血权益的重要凭证,一定要妥善保存。

一袋鲜血,或许只是你人生中微不足道的片刻付出,却能成为手术台上濒危者的 “救命稻草”,化作病床上孩子眼中重燃的星光,变成产妇闯过生死关的 “底气”。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却藏着最温柔的力量:让素不相识的人,因这抹鲜红紧紧相连;让绝望的角落,因这份善意照进光亮。献血,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你献出的每一滴血,都在为世界续写 “活着” 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