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传媒学院 > 新闻快讯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鸿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上传时间: 2023-03-21   浏览:0

  2023年3月22日16时,我院特邀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赵鸿教授在融媒体大讲堂开展了题为“传统舞蹈元素的当代解构——以山东秧歌为例”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舞蹈专业带头人王福银教授主持,舞蹈表演专业全体老师与2022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赵鸿教授在“立足本土文化,挖掘地域特色”的宗旨下,利用山东的地理优势以及山东三大秧歌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进行以山东秧歌为主导的传统舞蹈元素当代解构的实验性教学尝试和创新性改革与研究,以此来解决普通高校舞蹈编导技法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完全模仿和被动接受专业院校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为山东秧歌今后的舞蹈教学、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革新提供更为独特和广阔的视角。

  本次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一、造型与造型链接、

  二、从1到2的动作解构

  三、山东秧歌风格性独舞舞段的编创

  四、山东秧歌人物形象独舞舞段的编创

 

  在第一部分中,赵鸿教授对舞蹈编创中的时间、空间、力效分别做出了解释,阐述了时、空、力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舞蹈在三维空间的运动做出了案例说明。

  在第二部分中,赵鸿教授提出了造型陌生化的编舞方式,对已有的造型进行陌生化处理,通过改变不同的方向、空间、维度,使其动作产生了从1到2的效果,以“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等单一元素出发,对传统的胶州秧歌元素进行当代舞化的解构,帮助学生解构动作,在编创中快速丰富舞蹈语言。

  在第三、第四部分中,赵鸿教授将以上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运用到课堂之中,以胶州秧歌为例,进行风格性独舞舞段与人物形象独舞舞段的编创。并以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赴东北师范大学参与的普通高校舞蹈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中课堂汇报为例,将胶州秧歌中小嫚、扇女、翠花等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当代解构,形成独舞舞段,使传统民间舞蹈焕发新的光彩与活力。

  讲座临近尾声,赵鸿教授与在场教师、学生进行了问题互动环节,针对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进行热烈讨论。最后,由肖冬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次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

 

  通过本次讲座,我院特聘赵鸿教授为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由曲院长向其颁发聘书。

 

  本次讲座赵鸿老师所讲内容与我院特色双创课程——胶州秧歌创编艺术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指导作用,既能够了解、掌握编舞的多种方法,又对胶州秧歌创编有了新一层的理解。